close

  "崖上的波妞"是將故事放到整個世界,以宏觀的角度探討人類共同的議題;"借物少女艾莉緹"卻是將整個世界放到一個小品故事裡,微觀中又得以小中見大。

  故事敘述即將滅絕的小小人一家在古老宅院裡生活,十四歲的小小人艾莉緹和少年翔偶遇讓家庭陷入危機中只好進行搬遷;故事簡單一句話僅可帶過,當中亦沒有大起大落的劇情發展,整個故事高潮在營救艾莉緹母親後便畫下句點。或許這樣的劇情太過平緩,我卻在整個故事劇情發展感到忐忑不安,因為故事一開始胖貓呲牙裂嘴的追捕艾莉緹、艾莉緹母親提到某一位親戚被癩蛤蟆吃掉和蟑螂、老鼠危害小小人的生命安全,草木皆兵的處境強化小小人的困境,更遑論四面楚歌狀況下又必須與人類共同生存。

  讓我對宮崎大師欽佩萬分的是透過一個"庭園故事"卻將整個地球放到其中,小小人害怕人類又必須與人類共生如同其他生物和人類的關係一般,故事中也透過三個人類角色將人類分成三個類別。姑婆屬被動但友善的角色,對過往存在美好且欽羨的心情,大多時候卻忙碌生活雜事;翔為主動積極伸出援手的救援者,心量極大卻體質上卻處弱勢;阿春姨則是所有一般人代表,在捕抓艾莉緹母親俐落的裝到瓶子裡並封上保鮮膜、牙籤戳出幾個透氣孔的手法隱約可看見宮老譴責所謂以觀察為名實為伐害生命的教育。

  另外貓咪與艾莉緹互動頗耐人尋味;艾莉緹的媽媽被阿春姨抓住不斷哀求阿春姨放她走卻未能如願,一開始與艾莉緹為敵的胖貓卻再沒有語言交流透過意會知悉艾莉緹的心情並代為傳達;即便小小人與人類語言共同、文字相通卻無法真誠交流,然一開始以命相爭的貓與小小人卻能達到和諧交流。

  於是最後艾莉緹一家離開原本居住的地方前往大海,最後故事結束一隻看來普通的溪魚卻閃著七彩鱗光伴著逐漸離去的水壺,無法知道在人類過度開發狀況往下游去小小人是否能有更好的生活?在我們所居住的星球逐漸開發,原本樹上的麻雀、草叢的蚱蜢亦隨之淡去,生命中簡單、純樸的美好會否一日也駕著漂浮的水壺離去而讓我們失去幻想美好的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淵鳶 的頭像
    淵鳶

    淵鳶

    淵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